民族风情
连州有瑶族乡2个,瑶安民族乡和三水民族乡,属过山瑶支系。连州龙潭过山瑶文化园是市政府扶持建立的文化项目,旨在挖掘、保护、恢复、创承和发展连州的过山瑶文化,是连州保存最完好的过山瑶文化体验地。
印象过山瑶·长鼓舞
沙坊村·与佛共浴
连州源远流长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并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和工艺。耍歌堂、抬大神、唱春牛、舞龙、舞狮、舞马鹿、瑶族长鼓舞、赛龙舟等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仅舞狮的狮种就有十多种,为广东之最。
历史底蕴深厚的连州自古是中原文化的交融地,至今仍留存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千年古道、古塔,唐宋石刻、明清古村,原生态民间艺术神秘大神游、粗犷的舞火龙舞木狮、古朴瑶家坐歌堂。
春社
连州兴吃蛋
“社节”的主要佳肴是煎荷包蛋。在星子一带,还喜欢以泥鳅为馅来煎荷包蛋。泥鳅馅煎荷包蛋非常的香甜可口。“社节”这天,家家户户还要以油炸糍粑,以盛餐宴请宾客亲友。 “社时”一过,忙碌的春耕就开始了,农民们都喜欢在这开春之际尽情畅饮一番。“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就是 唐代诗人王驾在《社日诗》中对农村社时”的描写。
春社
未满周岁“聊舌饭”
春社
“穿鼻上轭”教牛仔
在农村,“社时”还是训牛的时节。每逢社日,已满周岁,尚未“穿鼻”的小牛犊就要被梆在树桩上,穿上鼻子,系上缰绳,就象马驹子上了笼套一样,再也不是顽皮的牛犊子了。这时训牛手还会将牛轭架在牛肩上,背后拖一大把稻草当作犁,在大地坪上训牛犁田。为了增加重量,训牛手还会在稻草上压上几块大石头,有时还会叫一些孩童坐在上面,让牛拉着跑,真是趣味横生。据说社节启蒙教出的牛特别的听话、好使,因此“社时”也就沿习成了教牛的日子。民间也有教训那些顽皮的孩子说:“明年社时再教你”。
春社
古人这样过
南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当时社日节活动时说:“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大意为:每逢社日,人们总是要在大树下临时搭起席棚,宰牲酿酒,先祭社神,然后在一起聚餐。祭社得先“立社”,即堆起一个土坛,叫“社坛”。汉代《白虎通义·社稷》日:“封土立社,示有土也。”君王给自己立的社称“王社”,君王给百姓立的社称“大社”。王社依据古代盖天说的理论“天圆地方”而设置,呈方形,坛顶划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部分,铺着青、红、白、黑、黄五色泥土,象征着五方的土地。黎民百姓的社坛,则只用当地的土堆成一个高堆即可。
TELEPHONE
0763-6678688
FAX
0763-6661088
WEB
ADD
广东省连州市慧光路181号